看着学生们随着深入学习一目的热情和自信满满,也由着大家的性情在群里搞一个月模拟比赛。中途看结果,倒是有点出乎意料之外,一目的三论反而成了影响成绩的因素。注意时间论的分析了,却反而由于过于看重波动和值幅,反而造成计划紊乱,执行力不足,技术变形。成绩倒反而不如一门心思专练手法的了。
如此反省,当初最早的初级,纯练手法3个月还是很有必要,这次在初级的内容上稍微加入中级的额外的内容,便造成基础不扎实,盘感不足了。同时,不同国度,不同企业的文化,不同的性格,网上组织的自由散漫性,都造成效果不佳的现象。
人本身的差别,吸收能力和执行能力,在一开始还是有所了解和有准备的。这个倒不是问题,因人施教,各有各的特色,反而是好事,不需要搞一言堂的。
现在看下来,三论讲的太多,在数据收集不齐全和练习量不够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迷惑,无法判断。今后的初级只能初涉时间论和波动的高低点判断。
手法练习,只注意信号,不去思考原由,什么道理什么情况才形成如此的信号,囫囵吞枣,照搬了事,是比较危险的。
想象力不足是很意外,云的形状的特征未能总结,也是没好好思考五线的一个原因。不看五线,过分依赖信号,也就失去了一目了然的意义。
均衡的概念,又回到了200手一点和1手200点上来了,看来大家自始自终不能体会这种差别啊。在这种滑点的世界里,一点的要命和保证自己的最小利益之间的差比其实是很大的。这个理解上的差异,将导致时间论和波动论的出发意愿以及判断。对市场的残酷,IB的狡诈,以及自身的赌性认识和批判还是不够的。
效率的不足也是意外的。office的普及程度,由于123郎的先驱在,本来日本的教育普及程度就比中国高,对office的利用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为本能需求。这个能力上的差别让我大跌眼镜。国内盗版的程度远远超越日本,却还是那句话,因为免费而只求拥有不去学习了,往往可以看到有人电脑里什么软件都有,却什么都不用。仅仅是上网的话,真是资源浪费。所以这点跟不上我的节奏成了学生们的很大障碍。一开始说的了2年不出师门,便真的不是笑谈了。
在钩足的学习中,终于过了一道坎,结合三世一目山人的波动解说,对钟化均衡表原先不能理解的部分开始清晰,也有豁然开朗。所谓技术指标这个东西,总结起来,都是指向一个方向的,自然,就是那么规律和奇妙。
老师,我接触一目均衡表时间很短,看到文中所说,纯练手法,不考虑三论的3个月的练习,应该是如何进行呢?什么是纯练手法的定义呢?就是只进行三役好转/三役逆转吗?
这是指我教授给自己学生的交易手法。不是指一目均衡表的简单的回调或者三役好转。
每个人都要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和模型,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