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个愿意交流沟通的学生是件愉快的事情。这次1对1的模式在给澳洲的Jamie讲课,采用的形式是一周我讲解,下一周是他来进行案例分析,因此检证一个个案例时,分享自己的认识,常常都不知不觉地超出课时。特别是本周讲课中分析到一个案例,都不由自主地感叹均衡表的可怕和不可思议。所以拿出来发布一下。
由于Jamie专注自己澳洲的本币,所以分析的货币对是澳日交叉盘。时间周期是2005年8月开始到2006年4月。Jamie的券商是GoMarkets,但我的MT4数据正好只有从2005年7月开始的,所以我们顺手就从2005年8月22日开始的低点向未来检证。
因为图表最初已经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因此这里向未来的推论只能使用基本数值。
当AB=23,AC=26出来之后,经典的ABCD模型就容易了,本例走成了AB =CF。
E点的S构成点是比较让人揪心的。但正由于BCDE的S构成,反而F容易判断了,BF=26就是自然流,而AB=CF就成为无可厚非的结果。
此后CH=52,走出AC的2倍,整个AH成为完美的数字,一巡的76。时间是3倍,那么价格是多少倍呢?
A点8/22价格为82.86,B点9/21价格为85.84,价格差为2.98,因此E计算值为88.82,2E计算值为91.8,实际H点完成91.04,2E不到。当然由于这里8/22不是上升期的初波动,所以暂时不去追究2E为何不到的原因。但这里是完成了ADEH三波动的N值幅的,这个很重要。
在这一段我们可以注意到17,26,76的基本数值很重要,其他14,18,32,51相差基本数值一天的也不少。
现在我们手上有了一段历史,把眼光转换到这个H点12月6日,让它成为新的中心点,精彩由此而生。
AB=14,第一波动下降为半期,BC的回调是2倍,28天,AC=41,这个数字是我最喜欢的基本数值,过去的41对应的是个高点,因此此处满足了对等变化日,勿论肯定继续下降了。
CE=14,走出隔拟,这个数字前面已经出来过了,自然BE也是41,E再次成为局部高点,AE=54,基本数值52+2,这里可以注意到,14,28这类对擬出来的数值基本偏大,也就是变化日延后的倾向。
C点对等28,得到CG,而且EG(15)=CE(14),BG=55继续和AE重擬。
此后目标位的H点,从E开始是25,从C开始是38隔拟,从B开始是65,从A开始是78对等。
从值幅的角度,ABCH完成了N计算值幅的82.91。因此从Z~ABCH构成了佐佐木的模型I波动= N波动。(也可以认为是N波动=N波动)
在此后,以H点为中心,HI=18,出现过的数字,二节多1,HK=29,和前面28对等。但有趣的是,我们再次可以得到EI=42,EK=52的以E中心的本擬。
更为有趣的是,由于MT4数据有限,所以我在Tradingview上查找了历史数据,当我看到这一段不禁哑然,各位。难道你们不眼熟吗?
均衡表的难点一直是三论综合的SPAN第五。国内学生在学习均衡表的时候特别喜欢追求变化日,认为变化日就一定要变化就会反转,其实这种思想是大错特错的。一目山人对变化日的特性的解说是三种情况,事实上什么都包含了,反转,延迟,加速(提前),这不是大于小于等于都有了么?
近年来日本各路学者们的研究,都提出了变化日的真正定义应该是某个特定的日期达到某个特定的值幅。也就是说,如果是AB=CD的模型,就更应该走出N计算值幅,如果是AB=BD的模型,则E计算值幅的目标就更为可靠。以本例来说AC=41,CH=38,走的是AC=CD的模型,而NT计算值幅是82.91,事实上H之后的3天里,CH为39,40,41的时候,82.91都全部满足。这些希望大家在自我检证的时候特别注意了。
每看一遍感悟都会加深一些,也会反思自己检证的缺失之处,谢谢老师!